创业最需要的不是资金,而是高贵的灵魂和品质,是创业人士对待人和事物正确的态度。
01到广州工作后,老黄是我见面交流最多的一位朋友。
他是一家小型美容美发连锁企业的老板,在广州有近十家实体门店,也算是位成功的创业人士。
从某种角度看,老黄的个人历程颇具传奇色彩。
我首次见他是在07年,那时候我在移动上班,而老黄是公司一家针对内部职员开放的会所的理发师傅。
两个人能聊到一块去,是由于我发现老黄做事特别认真。
这种内部会所运营机制和外面的美容美发店完全不同,他领的是死薪资,和给多少人理发、理发水平怎么样关系不大。
但不管我什么时间去,发现他工作的时候永远一丝不苟,有时甚至认真到顾客都感觉有的不耐烦。
有一次我问老黄他在会所理发一个月能拿多少钱,才获悉他其实收入特别低:扣除可以忽视不计的五险一金后,拿到手的钱还不到三千块。
并且这份工作和外面的美容美发店还非常不同,既没工作量提成和销售提成,也没什么可以预见的升迁和进步机会。
公司给的待遇这么低,你会心理不平衡吗?为什么还要这么认真给公司卖命呢?反正你干多干少、干好干坏拿的钱都一个样。
我好奇地问老黄。
而他的回答,到今天为止都在影响着我。
老黄说:待遇确实低了呀,所以我也在探寻其他机会呢。
但既然还在这里呆着,尽自己全力把事情干好不是应该的么?做好分内事是对自己负责,跟收入是没什么关系的。
由于待遇低就投机取巧,我感觉自己还没有这么掉价呢。
那一刻我是震惊的,感觉老黄这个人不简单,也特别对我们的胃口。
后来两人便常常一块出去吃饭喝酒,慢慢变成了好朋友。
再后来移动改革,大规模缩减职员福利,会所关掉了,老黄也走了。
正好我又在纠结需不需要跳槽,两人的联系慢慢便少了。
第三见面已经是3年后,那时候我一个人的创业投资项目刚见希望,而老黄已经摇身一变,成为一家大型美容美发店的老板,应验了我当初的预感。
有的人天生是不同的,即使在他们最穷困潦倒的时候,灵魂和品性依然高贵。
生活的不公和生活的艰辛从未成为他们作践我们的理由,正如老黄所说,如此太掉价了。
02创业的时候,另一个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人是唐生。
二十岁出头就出来打工,不到三十岁身家几千万。
我认识唐生的时候,他已经把买卖做到全世界,朋友满天下。
不少地方,我暗地里都把唐生当做我们的老师,模仿学习。
一次一块吃饭,聊到我一个人在创业,我问他:你感觉什么样的人创业更容易成功呢?唐生考虑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地说:我感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看这个人对待餐馆员工的方法和态度。
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钓起来了:哦?创业能否成功还跟餐馆员工扯上关系了?唐生笑着说:那当然!餐馆员工差不多是社会结构中地位最为低下的一个群体,使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群人更容易看出问题。
人啊,面对平等群体和自己上级的时候当然都知书达理,态度得当,但并不是他们本质就是如此的人。
只有在面对远比自己弱势群体的时候,人才会卸下我们的伪装,露出真面目。
创业是一场和我们的战争,看到了一个人的真面目,当然更好判断成败了。
后来和另一位长者交流,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。
看一个人的格局,重点看怎么样待人待己。
媚上欺下者,总是收获有限。
有的状况,人可能只能无奈卑躬屈膝。
毕竟你我都身处凡尘,担负的责任越重便顾虑越多,不是大家都有如此的胆气和资格我行我素。
但假如习惯或满足于欺凌弱者,那才是真的无药可救。
要从比自己弱的人身上找存在感,心灵和本事又能强到哪儿去?之前看上海滩大佬杜月笙的故事,里面议到一个细节:杜月笙出身贫寒,一个月五角钱的学费都出不起,所以只念了几个月就失学了。
那时候的没钱人不少都衣不遮体,唯有他无论怎么样都要保证衣服的整洁干净。
成为黑社会大佬后更是这样,不管天气多热都永远扣上长衫最上面的扣子,并且禁止衣冠不整者出入杜门。
无独有偶,过去认识一位很出色的师弟。
同样家境贫寒,但身上的衣服永远笔挺,脸上洋溢着笑容。
过去几次拜访他租住的房屋,也不像不少青年那样脏乱,所有都整理得井井有条。
有时候,脸面不是其他人给的,而是自己给的。
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、不认真对待的人,又凭什么让其他人尊重你?03看的书越多,越发现一个人怎么样对待自己,非常大程度决定了他怎么样看待别人和这个世界。
想要取得世界的先尊重,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先自重。
古有《论语》说要日三省吾身,今有富兰克林给自己拟定的十三条自我需要准则,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。
遭到强者的欺压,并不意味着你便要去欺压比自己弱的人。
假如如此的话,你又和自己厌恶的人的不同之处?收入和你的付出不匹配,不是说就要偷懒取巧来找回心灵的平衡。
如此做只能叫你自己掉价,配不上真的值得付出的那些工作。
你是什么样的人,跟你的收入、让人怎么样对待你关系都不大,根本在于你怎么样看待和需要自己。
你以便宜者的规范需要自己,你便是便宜者。
你以高贵者的规范需要自己,你便是高贵者。
凡是想要做出点成绩,千万记住这个道理:你可以穷,但千万不要便宜。